走出围城(深度好文)

回复【早安】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

文 | 有书海绵 · 主播 | 杨枪枪

《教父》中说:

“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,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,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。”

活的越久,就越赞同这句话。

最近,楼下新开了一家货栈。

家里没人时,就会让快递小哥先把东西放过去。

那家店的人手紧张,取件时间有点长,大家在等待时难免有些着急。

可我昨天再去取件时,发现货栈玄关排队的地方,多了一面大镜子。

很多等着取件的女孩子,都喜欢看看镜中的自己,感觉大家都没那么急了。

在为店家的机智点赞时,我不由得在想,有很多惯性的思考,其实早已不适于当下。

每个人都在努力拓宽思想边界,可实则仍活在自己的“思维围城”中,无非是城大城小的差别。

能够跳出“思维围城”,升级自我认知,尤为重要。

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的亲身经历:

这位网友刚搬新家,亲戚说送他一个衣柜。

网友想用火车托运,亲戚却说他找了认识的司机。

司机过来发现,这里离庐山很近,就想去看看,网友只好陪着。

结果,网友花的钱比火车托运费还贵了三倍多。

更让人难受的是,人情易欠,却难还。

网友感觉还欠着司机的人情,另一边亲戚也会感觉欠着司机的人情,以后两人还得还。

人情,长久以来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“通用货币”。

可看似为我们带来了便利,同时也造成了负累。

欠人情后,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多还,最后花了更多的金钱和心力。

知名自媒体人Spenser曾讲过这样一件事。

那时他刚刚创业,公司仅有的设计师请了丧假,他就让一位新员工找兼职,尽快做出海报。

结果左等右等,还催了两次,也没看到海报。

Spenser就问负责对接的新员工是怎么回事。

原来,新员工想帮公司省钱,找的人纯粹就是帮忙,没要钱,而且还有正职,她又不好意思一直催。

Spenser随后在设计网站上发布需求,5秒后有人接单,下班前,就收到了一张超出预期的海报。

契约交往看似少了人情味,可确实省事、高效,也让彼此都舒服。

合适的交往边界,降低了沟通成本,反而会让大家更轻松、亲近,也让感情更长久。

关于格局

我们都知道,今年的高考很不容易,可如此宝贵的机会,竟发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事。

在河南平顶山的一个考场中,还有不到10分钟,一场考试即将结束。

一名女生突然情绪失控,接连撕毁同考场两个人的答题卡。

而她这样做,仅仅是因为感觉自己没考好。

有网友说她怎么不撕自己的。

这名女生当然知道这张答题卡有多重要。

我们所有人都知道,高考对于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考生意味着什么,甚至于对他们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意义有多么重大。

“见不得别人好”和“希望别人好”,从来过得就是两种人生。

在生活中,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,很多同行喜欢聚在一起开店。

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想竞争,恰恰相反,正是为了合作共赢。

这种布局在经济学里,叫做商圈理论:

“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,以商场或商业区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形成辐射,对顾客形成吸引力的一定范围或区域。”

这样更容易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,增加这个区域整体的客流量。

就像我们想吃烧烤时,第一个想到的地方,就是那条开满烧烤店的小吃街。

这种布局的结果就是,每家店都会获益。

稻盛和夫有言:“自利则生,利他则久。”

自利是本能,利他是智慧。

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担心别人变强,他们将目光投向更远处,在达人成己中,路也随之越走越宽。

关于人设

清代学者申居郧有言:

“世间好看事尽有,好听话极多,惟求一真字难得。”

表妹就和我讲过她的实习经历,当时有一位静姐整天和大家打成一片,大家有什么话都喜欢和静姐说。

表妹学东西快,又懂事,实习期快结束时,领导说帮她申请了留任,做得好后面还能出去学习。

表妹很开心地和静姐分享好消息,静姐很“高兴”,还恭喜了她。

可没过多久,有谣言说表妹留任是因为她和领导有暧昧,表妹就这样离职了。

直到前几天,表妹见到以前的同事,才知道闲话居然是静姐传的。

表面对你友好,背后却藏着另一副嘴脸。

我们很多人曾经都喜欢有教养、懂分寸的“好人”。

可那些不一定是真正的“好”,可能只是表面维持的人设。

知乎有人问:“你最欣赏的性格是什么样的?”

高赞回答是:“真实,潇洒,至情至性,没有执念。”

最近不少网友对张雨绮“路转粉”,她又飒又真,直言很想C位出道;

在自己人气很高时,依然清醒敢说,只有搞好业务才是最大的底气;

这样看起来“毫无情商”,却因为个性鲜明、有棱有角,更想让人靠近,和他们交往。

周国平曾在书中写到:

“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,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。”

只有待人以真诚,才能收获真情。

而敢于展现真实的自己,会让我们的人生更有趣,也会让我们体悟到真正的幸福。

关于个人价值

作家卡尔维诺说:

“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,千万不要被自己感动。”

很多人都知道,华为一直有干部淘汰制度,任正非任老更是曾在干部管理会上直言:

“主官、主管一定实行每年10%的末位淘汰,迫使自我学习,科学奋斗。”

而华为在发展过程中,每次淘汰,都有很多人不愿离职,说自己 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”。

任老听后怒道:

苦劳永远不等于功劳,能出成果的努力才有意义。

就像小米创始人雷军说的:

要知道,你的时间很宝贵,而真正聪明的人,都懂得把时间用在“刀刃”上。

提升自己价值的最好方法,就是用时间变现,让自己更值钱。

关于对手

马云曾说:“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。”

在当时看来,有不少人将这句话理解为马云的“狂”,然而在今天看来,却可以有另一番解读。

当年,外卖的兴起对方便面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,人们很喜欢同样方便,但食物更丰富的外卖。

一时间,到处都流传着“外卖和年轻人联手打败方便面”的说法。

任何一家方便面品牌,在鼎盛时可能从未想到,有一天打败自己的居然不是同行,而是其他行业。

打败你的不再是你以为的“对手”。

就像《三体》中说:“我消灭你,与你无关。”

2020年的魔幻开端,让我想起17年前非典时的阿里巴巴。

当时,因为阿里的一名员工感染非典,导致阿里所有员工需要全部在家隔离、在家办公,这对正在高速发展的阿里来说,无疑是“当头一棒”。

那段时间,公司的业务电话都会转接到员工家里。

马云说:

“那几天,全世界的客户打电话给阿里巴巴的时候,你会发现电话里面回答的声音有老人,小孩,也有老太太,因为我们的员工回家以后,给爸爸妈妈讲,第一声提起来说:

你好,阿里巴巴。”

就这样,因为非典,很多外商选择在网上交易,阿里的服务不仅没受影响,业务反而以50%以上的速度猛增。

而非典的发生,让马云捕捉到一个重大信息——网络零售会成为刚需。

这一年的5月10日,淘宝上线,页面有一行字格外引人注目:

“纪念在‘非典’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。”

我们永远想不到,下一个对手会是谁。

但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是最大的对手,不断挑战,勇于面对不确定性,积极拥抱变化,这些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。

达尔文说:“在丛林里,最终能存活下来的,往往不是最高大、最强壮的,而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。”

升级认知,真正跳出“思维围城”,不仅要行胜于言,也一定会使我们获益无穷。

1.打破圈层

如果说,以前我们总是习惯,直接用已有的经验处理现有的问题。

现在我们不妨让思维“出圈”,多学“无用”的知识,多做“无用”的事。

去“围城外面”接收所有问题,吸纳所有意见,筛选出可用信息后,再加工出更有效的新方法。

有时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,恰恰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
2.全情投入

随着生活节奏加快,很多人会感觉压力很大,常常不能心无旁骛地做事。

可就像一位禅师说的:

无论我们手中有几件事并行,在做最眼前的事情时,一定要全情投入。

每件事都如此,你会发现,事情就这样一件件完成了。

而我们做事的专注度越高,就越能感受到喜悦和成就。

3.凡事多想一步

做事讲究执行,做好事情讲究策略。

只有透过表层,直达事情本质,我们才能把一切看得更清楚。

荀子有言:“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,以微知明,此之谓也。”

人生如下棋,每次多想一小步,加在一起,就迈出了一大步。

洞悉底层规律,把握关键精髓,再作出反应,往往会让我们事半功倍。

苏格拉底说:“我唯一知道的,就是我一无所知。”

世界变化太快,故步自封就像是“坐以待毙”。

只有快速进化,不断迭代,跳出“思维围城”,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也只有站得足够高,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。

点亮【在看】,愿我们都能给“围城”留一扇敞开的门,永远“饥饿”,永远在路上!

上一篇:
下一篇:
document.write('');